阿拉斯加蔫不拉几?

牛卓嫣牛卓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要从冷战初期的五十年代说起,五十年代的苏联经济还比较困难,工业不发达,机械化程度不高。“西伯利亚大铁路”虽早就建成,但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从西伯利亚南线往北通往北极圈内港口的道路仍相当困难。

因此在军事上的运输,主要以水路为主。而美国当时工业发达,公路、铁路很完善,因此军事运输以陆军为主,加上美国本土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而且远离战争前线,因此美国的军事力量可以不受限制的向前方派出空军和海军。由于两极对抗的需要,苏联在自己的北极圈内建设了若干个港口,例如摩尔曼斯克、北德文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季克西、皮翁tick、阿雷马特拉和佩韦克等。在上述地区建立了若干个海军基地、空军基地,配备了一些战略导弹巡洋舰、战略轰炸机和陆基战略导弹。这样美国的“北极战略”就提上议事日程。

1962年以前,美国还没有把陆军的核导弹打到苏联北极地区,只在爱委会(今格陵兰)和英国部署了“北极圈战略”,计划把陆军中程战略导弹打到苏联北极地区,迫使苏联的战略导弹分出一部分兵力来保护北极地区,以此来缓解苏联战略导弹对欧洲北约国家的威胁。

1963年以前,苏联北极地区只配置了若干千“花岗岩”战略反舰导弹和其它战术武器,战略力量比较薄弱,因此美国准备给北极地区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

1962年春,由海、陆、空三军各一位将军和各军种若干名参谋人员组成联合司令部,实施北极计划。总指挥部设在阿拉斯加州的阿罗罗空军基地,空中力量配置“U6C”战略轰炸机330架,分别配置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和安克雷奇附近的埃尔蒙多夫基地,陆基战略武器配置的是中程战术导弹,代号为“雷神”,共配置了54枚,分为3个营,配置在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和安克雷奇地区,由第53和58战术导弹营组成导弹旅。导弹全部装在发射车中,具备高度的机动力,全部安装有电脑瞄准系统和核战斗部,射程为1430公里,完全可以用它覆盖苏联整个北极地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