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针尾病传染快吗?
针尾病是孔雀鱼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此病的发病速度非常快,一旦感染上,治疗又比较困难,而且病死率极高,因此是孔雀鱼养殖中最严重的疾病。此病的病原体是针尾病杆菌,是一种寄生于鳞片、鳍条、皮下肌肉的细菌,它在水中也可以生存。孔雀鱼一般是通过受伤、吃食或性行为时,染有此菌的鱼体接触、摩擦或刺伤而被感染,在鱼体的伤口处大量繁殖,使孔雀鱼致病。病情发展得比较缓慢,病鱼长期生活在混浊的水体中,并经常受到打斗等刺激时病菌会迅速蔓延开来。
患病初期病鱼背鳍和尾鳍基部皮下有针状的出血点,之后这些出血点扩大,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出血斑,但鳍条并不受影响,孔雀鱼食欲和活动也无什么变化,很容易被鱼友们所忽视。此病继续恶化时,尾鳍、背鳍、臀鳍等的鳍条上也生出针状斑点和出血斑,鳍条烂掉,皮下肌肉坏死溃烂,病鱼食欲严重减退,游泳不正常,开始“翘尾巴”,病情更加恶化后孔雀鱼的躯干部位也会出现针状斑点和出血斑。到了晚期孔雀鱼的鳍条几乎全烂掉,孔雀鱼不能吃食而“饿死”,而且躯干也出现溃烂导致死亡。
此病也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孔雀鱼疾病,同样可以用注射氯霉素来进行治疗。用棉絮等擦洗孔雀鱼的病灶部位,然后用注射器吸入0.1%的氯霉素溶液,对准孔雀鱼针尾病的病灶部位注射。每治愈一个病灶部位需要注射1毫升的药液,每隔两到三天注射一次。除了注射氯霉素溶液外,还需要孔雀鱼生活在水温20~22℃的水体中,可以起到抑制病菌繁殖的生长的作用。同时也要将孔雀鱼放在水质清新肥沃的水体中,并喂养优质活饲料来进行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