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小健康吗?

楼晨雅楼晨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时下,常听到很多女孩子说,最近很崇尚“减肥理念”:即少吃多运动,将身上多余的脂肪消化掉。“吃饭只要七八分饱即可,即使吃到吐也坚决不提筷子!”可是,她们完全忘记了“病从口入”这个俗语。少吃不是不好,但若饮食不规律、不科学,只吃一点,减肥固然有效,但长久下去,对于身体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人体必须不停地消化吸收,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若摄入的食物过少,体内营养素和热量无法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身体只好动员储存于体内的脂肪,使体重有所增加;然而,脂肪又不能无限量储存,只好继续分解,并启动体内糖类代谢途径,用糖类来消耗脂肪。这一过程,称为饥饿素代谢。

在此过程中,体内会释出氨基酸、乙酰胆碱等物质,这些物质若长期蓄积,会造成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若来不及补充能量,严重者还会引起糖类代谢紊乱,分解脂肪的物质增加,形成肥胖症。

经常挨饿,也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减少,扰乱肠胃的消化功能。长久下去,当饥饿素再次发出信号时,人体会因难以承受而紊乱,出现食欲亢进,进而暴饮暴食,把摄取的食物量尽量增加。

据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人的胃口是会自动调节的,偶尔少吃,身体虽然新陈代谢率会降低,但饥饿素不会很快产生。若长久遵循这样的饮食习惯,体内血糖值会变得很低,当血糖值被降到了某种“安全”界限以下时,饥饿素即会分泌。此即“饥饿反应”。而此种反应,与人体自身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健康的人,体内激素分泌正常,新陈代谢有轨道,因而对食物的需求量有自我限制。患有内分泌紊乱病的人,特别是患了胰岛瘤、脑垂体瘤等肿瘤的人,体内生长激素及催饥素分泌过多,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即使吃得再多,仍难解其饿。

可见食物入肚,其实会刺激体内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若偏信“减肥经”,把身体健康投入的未知数,则得不偿失!

所以,人们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式,必要时,还需要配合食疗、药物治疗等,才能有效、迅速地完成减肥计划,并保证身体的健康,绝不能吃一点点,就把减肥挂在嘴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