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会得犬瘟症?
“犬瘟”,在临床上属于病毒性传染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该病主要感染哺乳期的狗狗(1岁以下的幼犬),患病及带毒状态下的狗狗是主要的传染源。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使病毒传到健康的狗狗体内,导致疾病发生。所以,犬瘟又称为“传染性的肠炎”。
患犬发病后,一般有3-4天的潜伏期,期间可无症状出现;之后进入急性炎症期,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咳嗽、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机体逐渐产生抗体,部分狗狗的症状会有所缓解;然而,对于免疫力较弱,未产生抗体的狗狗,其症状会继续恶化,出现抽搐、昏迷现象,甚至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狗狗康复后,残存的病毒也会继续潜伏在体内,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会再次复活,引发疾病或使病程延长。 另外,由于病毒感染会造成胃肠粘膜损伤,因此会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毒侵害心脏和神经系统,则会有呼吸困难、站立不稳、意识模糊等情况出现。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 预防上,定期注射犬瘟热疫苗;做好环境消毒,降低疫病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