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得细小有什么原因是什么情况?
细小的病因是由于感染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犬,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严重时导致脱水死亡。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该病的发生;当您的爱犬出现呕吐、腹泻时,一定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及时送医救治! 引起呕吐的原因是多种的,例如进食不当,受凉感冒,传染病等。
1)进餐后立即出现呕吐,多为消化功能紊乱,此时应减少食物摄入,禁吃不易消化的食品如骨头等。
2)进食后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后发生呕吐,多为食饵性呕吐,此时应该少喂些食物,但需保持每日三餐,不能饿着。
3)如果持续数日反复呕吐,并且进食极少,甚至是拒食,则有可能是因为体内有寄生虫或是某些疾病引起的,这时应当尽快带你的爱犬就医。
防治手段主要是做好日常保健工作,加强护理,增强狗狗抵抗力才能有效防止患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按时注射疫苗可有效控制病毒感染;
2.注意饮食卫生,给狗狗喂食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以防引起胃肠不适,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3.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入侵体内;
4.定期用消毒液清洗饮食器具和餐具,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餐厅及厨房;
5.注意环境消毒工作,特别是饲养密度较大的园区,应及时清理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掩埋等);
6.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营养的供给,增强抵抗能力。
一、病因,主要为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性的存在。
(1) 传染源:主要是病毒携带者和患病的犬等动物,主要通过带有病毒的犬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等传播。
(2) 传播媒介:被病毒所污染的犬窝、饲具、垫料、玩具、食物、水等可传播疾病。养犬者及其管理人员的手、衣服、鞋子等也可能携带病毒而成为本病传播媒介。此外,一些小虫子(如蝇、蚊等)亦可以机械性携带和传播该病毒。
(3) 易感性: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犬由于通过母源抗体获得较强的抵抗力一般很少发病,1月龄以内特别是6-8周龄的幼犬对此病特别容易感染,而且发病后病死率很高,幼犬长到5-6个月以后由于身体逐渐趋于成熟,该病的感染率、发病率和病死率亦会随之明显降低。犬类中不同毛色的犬对此病的易感性亦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黑色犬和深棕色犬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而同其它犬杂交的花犬亦属于较易感的类型。其他品种犬(如狐狸、猫、牛、羊和人等)对犬细小病毒一般不感染,但猪源性细小病毒与犬的细小病毒交叉感染现象在临界尚有争议。本病的流行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一般冬末春初易发,而且每隔1-2年常会爆发一次。
二、症状,临床上本病有如下两种形式: (1) 胃肠炎型:病初体温升高(一般为40.5-41.5度),精神沉郁,不食和渴欲增加。
以后便开始发生频繁呕吐和大量腹泻,粪便呈粥状或水样,且在呕吐物和粪便中混有血液或呈番茄汁色,具有难闻的恶臭,后期犬会出现体温下降、皮肤出现紫癜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14天,有的急性不发病而突然死亡,有的康复犬经过2-3周才能完全恢复健康。该种类型是犬细小病毒最常见的一种种类。 (2) 心肌炎型:一般发生于4周龄以内(特别是1-3周龄)的小幼犬,多数在未出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部分犬可能会有食欲不振或体温稍高的现象,后期常出现呼吸困难和心音微弱等症状,多数病犬在出生后1-2周内就会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