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犬容易生跳蚤吗?
先说结论,可能。 但是,但是来了哦! 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什么叫做“有跳蚤”,这直接关系到怎么解决狗狗的跳蚤问题;其次我们要清楚狗寄生虫传染途径,这关系着我们能否有效的预防寄生虫再次感染。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关于驱虫药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用药,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
1.什么是“有跳蚤”? 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朋友都下意识觉得答案肯定是“狗狗身上有跳蚤”。但真实情况也许并没有你想像的那样。 想要判断狗狗到底是不是“有跳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狗狗身上有没有出现跳蚤成虫(可以看到,可以跳)或虫体碎片。 当然,如果狗狗身上有跳蚤的话,肯定会引起皮肤瘙痒、挠痒、啃咬,这个时候仔细观察狗狗全身,尤其是四肢外侧、腹部、尾巴等部位,看看是否有掉毛、皮屑或是结痂的情况发生。如果有的话,大概率是存在寄生虫感染的。 不过需要注意,有些寄生虫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这种情况下,即使看到了成虫也不代表体内就有虫子,需要观察饮食情况以及粪便情况来进一步确认。
2.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我们知道宠物经常在外面玩耍,接触到各种寄生虫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我们也需要弄清楚。
通常来说,寄生虫的扩散主要有3个途径,分别是 皮肤吸收(如螨虫)、 消化道进入(如蛔目、绦目幼虫) 和 母体传播(如弓形虫)。 当然了,还有一些少见的传播途径,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了解大概即可。
3.如何正确给狗狗使用驱虫药? 前面介绍了那么多有关驱虫的知识,最后这一步才是关键,只有正确使用驱虫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 在这里提醒一句,驱虫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因为不同的寄生虫需要的药物类型不同,剂量不同,用法不同。自己盲目购买使用,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常用的驱肠道线虫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硝唑等,外用的杀虫药包括灭虫宁、驱虫药喷剂等等。 这类药物在市面上有很多,大家在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才能起到最佳驱虫效果。过量服用会产生不良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