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的毛为什么是炸的?
因为猫的皮毛结构与人类不同,没有汗腺,所以不能像人类和狗那样通过流汗来调节体温(其实也有其他方式,比如舔食盐分进入体内合成汗液,但是效果有限)。猫只能通过身体表面积的大小来散热,而体表面积越大,皮肤表面的毛就越厚。为了适应这种环境,猫在进化时,就选择了全身被毛发覆盖、没有浓密粗大的睫毛的双眼,还有尖利的爪子。另外,猫咪的腹部也没有绒毛,这样当它躺下来的时候,腹部就会露出,增加更多的表面积来帮助散热。
除了毛发的长度影响散热的效率外,身体的弯曲程度也会造成影响。如果身体弯曲过度(比如猫咪在焦虑或者紧张时会卷缩起来),那么身体的散热效率就会降低50%以上;反之,伸直身体则能升高70%以上的散热效率。 正是因为如此,刚出生的猫咪,在2周左右的时间里,会一直处于卷缩状态并且浑身湿漉漉的,就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这不仅是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导致无法直立行走,而且也是为了让身体能够更快散热,防止体温过高造成死亡。
等猫咪2周后身体逐渐开始发育,肌肉力量逐步增强,就可以学会直立,并且通过伸懒腰的方式让血液流向身体和头部(这个时候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3倍多!),同时保持身体平直提高散热效率。 猫咪在睡觉的时候,会经常翻身,甚至突然站起来,这都是为了避免身体某个部位长期压着,出现局部高热甚至烧伤。